Monday 11 June 2012

青春何价


“青春是一场大雨。即使感冒了,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。”整套《那些年》,原来最真实不夸的是这句tagline。关于青春,我也不敢定论什么。二十一岁,未成气候,说历练太老练。可是,若对青春的探索可以引领到自身经历的范畴,就自然能够用青春梦里人的身份,吐露几句。

一场雨,乍来乍去,最长命的也会停。也许这就是拿来比喻青春的原因。关于我淋雨的经历,要数那些没有带雨伞的下午,还有那些很喜欢淋雨的旧人。青春就是成群结队的,单位再小,也要由两个人组成:蓝色与黄色,才混得出青色的记忆。在雨中,总是用跑的,因为紧记心头 – 淋雨会病。然后淋出了一身病,在床上呻吟,各位母亲便在深夜呢喃不止。我一贯被称为豆腐种,遇雨即病。那时我们没有闲情在雨中嬉戏,怕雨水,但其实这种青春禁忌,曾铺展出一段段的对话与集体时光。太阳雨,长命雨,雷雨,毛毛雨,关于一系列对雨的认知,也让我们在这段岁月中渐渐认识大自然。

青春流露出的情感,与自然界的现象一样,未到那个年纪,解说不出其中的定理。人大了,对雨不再忌讳。雨伞成了附和别人的体质或为避免生病而失约的工具。可是,当我能够悠悠闲闲在雨中,看雨景,看水滩溅蹋路人时,才惊觉身边这些人早已不是最纯的那些人。当天,有人相信雨淋得多能强身,弱人如我却惧怕雨的威力。拜懵懂所成就的信念,我们一言一语来辩驳雨与人的关系。最后,胜负未分出,却又会排队挤进浴室去冲走一身所谓“有害的雨”。假使青涩能轻易显示人的愚笨,其实这种笨,也笨不过一生。成长给我的代价,是对人事物的认知广阔了,不再笑淋雨的人笨,但当这天到临,一起笑着淋雨的人其实已默然离队。

我写过很多篇章都记录青春与岁月。今晚才给提点,青春是梦里人所拥有的生命阶段。能够清清醒醒了解梦是梦的不是梦。梦中,什么都是实景。只是过了梦境,才懂得与现实比较,才将梦说是梦。实在地,虚与实也是心诠释出来的境。我们对虚对实的认同,因不同的个人或环境或人物因素而取舍。青春,过去了便公认为虚境,但其实,没有那天,哪来这天。有人说青春能常驻心间,可是我会很现实地说,人都不在,还拿什么来踏青?不然,怎么会有“再淋一次”的说法?根本过了头,才有回头的念头。我们为青春干杯,别忘了,一举杯一放下,又是别离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