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千嬅,还有威势吗?香港乐坛近期的巅峰年,在2004,这是自己的见解。那年的《小城大事》,《一拍两散》,《美中不足》,《大雄》等,都获不少奖像,几乎个个一级歌手都最少有一首hit歌在手。这叫巧合,还是大家都用心用力去唱好乐坛,做好乐坛?我希望答案是后者。
千嬅入行愈十年。十年来,她是乐坛颁奖礼的常客,更不会是领奖台上的稀客。04年,是她转型做烈女的成功点。05年,凭曲风独特的《烈女》,加上此歌与她个性衬到绝的因素,她在四大颁奖礼的十大中占据一席之位。06年,为了朝电影界有多些发展,千嬅忍痛离开让她在乐坛风头一时无两的金牌娱乐,转投东亚这个大集团。
抛弃旧东家,可惜?不舍?我想,她两种感觉都有,但除了大众需要新鲜感,歌者也需要,所以做了重大决定。一旦加盟新公司就有套新戏《每当变幻时》开拍,可见公司很重用她,不过上档期正好与几部气势很强的西片撞正,票房没有《天生一对》的好。我看《每当变幻时》时,泪跟着感人的情节在眼眶打转。看完,觉得小品feel很浓,像心灵鸡汤,是一部触碰心灵很深的戏。无奈,介绍给身边人看时,大家都忙着追看西片,与《每当变幻时》擦身而过,有者甚至不瞄此片一眼。唯一给了我很大慰籍的是自己家姐,那个对杨千嬅没有多大好感的亲人。她说:“不错,很深刻描诉了一个女人的心声”。原来有共鸣,就会喜欢。
当我知道公司安排本土电台《MY FM》为千嬅做《每当变幻时》为期一个星期的专访时,心中很感安慰,因为东亚没有放弃大马市场。接下来,报纸大幅报导此片故事大纲,也进行关于此片的有奖游戏,除此以外,广场附近有一个广告牌是属于《每当变幻时》的,东亚宣传部算是有交功课。陈奕迅在大马比杨千嬅红很多,有他坐镇,我本以为《每当变幻时》票房会在香港以外的大马报捷,但最后上映一个星期多就落映了,我心中开始追问:“是不是票房烂到要提早落映?”
“可能不是一部商业成分重的片子,故不是那么合大众口味吧!”我如是安慰自己,也相信事实是真的如此。
杨千嬅一直以来拍的都不是大制作,所以电影票房根本不能和国际影片比较。有歌迷把票房不佳归咎在上映的档期上。是的,既然做不了大制作,就最好别与《哈里波特》,《Transformer》此等大片肩并肩上映。希望东亚下次能把策略做好些。
八月份,是千嬅和A Music第一次合作的成果诞生之月份。大众对《Meridian》的恶评不断,是一件那么令我心酸的事情。一张以淳朴,以爱,以简单为中心的大碟,深不了民心;一首首歌者演唱感情到位的歌,受欢迎程度比《Unlimited》逊色。当人人都说《Meridian》歌曲老土,风格平淡,大家都频为失望之际,幸好得到认同的是杨千嬅歌艺进步了。当幕后一班制作班底看到这种情况,他们哭了吗?对不起,不是说他们懦弱,而是我相信他们都很用心去制作这张专辑,因为我看到它特别之处,和其他专辑不同的地方,所以我相信他们看到恶评时内心必定万分抽痛。这个信念,我在看到《最后今天》作曲者陈浩贤在blog中细腻描写他作曲时的心情后更为坚定。
十月,杨千嬅第四次在红馆开《All About Love》演唱会。我觉得用“一洗前耻”来形容该演唱会是最适合不过,因为之前太多关于《Meridian》的负面报导,直到这五场演唱会的到来,令很多人对千嬅刮目相看。“前耻”,用在应付媒体负面新闻是适合的,但对于我来说,《Meridian》是上等之作,所以它我她在我心里由始至终都是优秀的。千嬅总算为自己争回口气,证明给大家看她实力还在!
没有hit歌,那么年尾领奖台上还会有她,杨千嬅吗?公司不断派出派台歌,可惜成绩都不算好。我开始想起,N 年前,《抬起我的头来》本来不被看好,不过却突然深得港民喜爱,突然得奖无数。这些是叫做人红歌也跟着红吗?如是,今天《Meridian》里的歌为何红不起?难道是杨千嬅不再红?
06年杨千嬅在新城得了半个奖,在港台拿到十优歌手,于叱咤903风光拿下《最喜爱的女歌手》这个没得优先定购的大奖,然后在劲歌金曲坐足整晚的冷凳子。对于一个处在转会期的歌手来说,有如此成绩,还算不错了。不过作为一个歌手,或者香港乐坛的天后,我相信千嬅把更多寄望放在今年。
对奖像不再那么执著这话是出自千嬅口中,这叫骄人情操吗?30几岁了,该看透的,她应该都看透了。当回到现实,这句话是否真的可以用得上?任何游戏,只要别人掺你玩时,你就可以玩下去;但如别人允许你玩时你不要玩,下次别人便不会为你预留个位子给你玩。在颁奖礼上也有相同道理,这刻只要千嬅还是受欢迎的,她便要继续玩下去,不然来到某天一个奖也没有时,哭也无泪。
但愿今年杨千嬅依然在乐坛是受落的。
留字于2007年尾
By Kit
Pictures taken at One Utama Shopping Mall, PJ & from Google Images. (2007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